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,位于浙江嘉兴市中心的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宋代复杂塔基技艺。考古专家说,这一营造技艺在北宋《营造法式》中并无记载,填补了文献空白。
东塔寺始建于南朝梁代,此后屡毁屡建。在这个遗址,考古工作者一共发现了52口“宋缸”。这些“宋缸”是北宋神宗元丰二年重修时安置的赢金配资网,是塔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3年9月,东塔寺遗址开始正式考古发掘,逐步厘清了古寺的整体格局。
走进东塔寺遗址考古工地,记者好似走进了一个“石头阵”:有一圈圈的石头,也有横成行、纵成列的石头。东塔寺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晖达解释说:“石头是我们用来标识的,每个圆圈下面就是一口缸,每条线下面都是木结构。”
该遗址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发现赢金配资网,就是“石头阵”所标识出的宋代复杂塔基。
李晖达说,这座正方形塔基面积约900平方米,距当时的地面有6至7米深,挖好深坑后,工匠在坑底打下密集的桩基,再用青膏泥逐层夯实,最后搭建起内中外共三层的木框套箱。
在考古工地现场,记者看到了最内圈的“井”字形木板套箱。这座套箱是由四层竖板拼成的,由于长期掩埋地下,木质如新。
考古发现,当时的工匠建好套箱后,在箱外先铺枕木和木炭,再交叉平铺木板地梁,在地梁上放上52口大缸。在大缸外侧,工匠又用四层竖立木板分别搭建了中圈和外圈套箱。套箱之间、外箱和泥土之间都有多层桩梁加固结构。
“这座宋代塔基可以视为分层增强复合地基,分为人工夯土层、人工夯土加强层和木桩层,代表了北宋时期江南建筑基础作法的最高水平,体现了北宋工匠处理水乡潮湿软土环境时的高超技艺能力。”参加东塔寺遗址考古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周珂帆介绍说,他们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测试,这种地基能够很好地增强承载能力。
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卢远征说赢金配资网,古塔存在“十塔九歪”的现象,多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。而东塔寺塔基代表了当时针对这一问题、在南方软土上进行地基处理的高超技艺。(记者冯源)
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